学习强国 | 创新湖州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创新驱动发展 “智”造引领未来
综合服务部      浙大湖州研究院     2022年11月4日      点击率:199 次

“微型空中机器人蜂群”亮相主题成就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上下热议不断,学习持续升温,尤其是报告中提到科技、人才、创新方面的论述更是引发全体科研人员的强烈共鸣。

        “求是创新”,求学问之是,创科技之新。作为研究院的金字招牌,已经深深镌刻在每位湖研人的心里,也是驱动研究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展览馆参观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由浙大控制学院、湖州研究院研发的会自主导航、编队飞行的微型空中机器人蜂群亮相浙江展区,其在湖州安吉竹林间自由穿梭且不断变换队形的视频也在展区循环播放。

这一成果被作为5月封面论文发表在机器人顶刊Science Robotics,获得AAAS的高度评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报的肯定。

        论文第一作者周鑫博士生是湖州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中的一员,他在集群机器人研究团队带头人高飞博士、研究院院长许超博士的指导下,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湛的科研水平,开创了一条从单机自主到集群智能的全新技术路线,并荣获了浙大最高荣誉奖学金——研究生竺可桢奖学金。

        在“浙”里,在研究院,奋斗总会发光。取得佳绩的微型集群机器人团队正是研究院“科技、人才、创新”三链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眼下近400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正阔步朝着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的成长之路勇毅前行,不断“智”造出创新成果。

获批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搭好舞台,你唱大戏!”研究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打造高能级平台。

        就在两个月前,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移动无人系统技术)落户研究院,这是继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后,又一项省级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成果,重点在“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海洋机器人”三个方向,全方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个性技术服务、工程项目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面向地方产业布局培养一批实践型、产业型、创业型的高端工程技术人才,推动湖州相关行业高端工程装备加快朝着无人化、自主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我省开辟智能移动技术研发新领域与产业化发展新赛道。

科研团队全力攻关

        为此,大家铆足了干劲,全力攻关。金秋时节走进研究院,可谓是“丰”光无限,一万多平的科研场地,25个研发团队和实验室,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科研景象,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岗位上不断进行着新成果的试验、研制和开发。

        在空天机器人研究团队,一款款形态迥异的应用于太空与地面不同场景的智能机器人正在模拟实验室里做着日常测试,每个细节的精准优化都是科研工程师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们的研究既要‘顶天’,直面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太空领域的智能前沿研究;又要‘立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强国战略,为解决我国重大工程‘卡脖子’问题尽最大努力。”团队负责人范丽博士感言道。

全地形机器人

        其中,全地形机器人和在轨机器人尤为引人关注,它们能够在月面进行辅助作业和自主探测,科研人员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实现了地外天体特殊环境下的人机稳定跟随控制和全局路径规划探测,辅助航天员更好地开展探月工作。此外,还有可应用于空间站舱内作业、工业设施设备检测、社交互动服务等一系列智能控制初代产品,将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各显神通。

“水面-水下”一体化机器人

        “水面—水下”一体化机器人是由海洋机器人工程研究团队潜心研制的最新成果,可代替潜水员完成水下观察与搜索,团队负责人张瑶博士介绍,“在当前机器人在深海远距离通信和能源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我们的一体化机器人具备潜水、飞行、悬浮三单元协同作用的功能,很好地突破传统水下机器人的局限,既解决了水下超远距离信号问题,也符合当下低碳环保的时代要求,为人类探索开发深海提供了工程解决方案。”

        在水下,还有一种机器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好比将家中的扫地机器人放进了海洋,可以吸附在大型船体底部表面,自主定位、自主导航、自主控制清除海洋生物等附着物,它就是海洋船舶清洗机器人。

        “该设备有效降低船舶运营成本和人工作业风险,提升船舶服务年限和运输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不同海域间物种入侵的可能性。其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可推广到船体验伤喷漆,大坝、桥墩、钻井平台和大型储油管道的清洗和检修等。”

超声导波血栓弹力测量技术

        在科研工程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医疗机器人领域也有新的突破,他们推出了超声导波血栓弹力测量技术。传统的血栓弹力检测仪器操作复杂、检测时间过长、所需血量过大,只能用于实验室环境,针对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新技术通过建立超声导波衰减率与血液黏度的关系,从而评估血液凝固过程中的血栓弹力变化,可适用于围术期床旁凝血功能快速检测、户外急救或野战抢救、婴幼儿以及儿童等微量采血对象以及家庭日常检测等。

        “该技术已经进入临床测试阶段,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我们将开发面向医院单位的专业版本、特殊用途的户外版本以及民用简化版本的多种用途和类型的智能仪器,真正为智能医疗领域和人们就医服务带来福音。”材料与高端装备研究团队科研骨干伍建军博士说。

跨尺寸以及大尺度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在研究院附近的莱宬智造科技产业园里,有3800多平的厂房装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计划在一个月后,增材制造研究团队30余名研发人员和工程师、数十台增材设备将进驻这里,打造成他们新的3D打印研发生产基地,标志着该团队正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提供跨尺寸以及大尺度金属增材制造的产品和技术。

        徐方达博士作为团队负责人,他说,“党的二十大指引我们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我们必须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地,用智能制造的先进技术和工程优势为湖州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撑。”当前,该团队已与当地知名航天企业达成合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着浙大湖州研究院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激励着全体湖研人在研究院大舞台上展现踔厉奋发的青春姿态,留下笃行不怠的奋斗足迹,以推进建设省工程研究中心为契机,促进“智能技术+工程应用”的深度结合,为浙江大学和湖州市协同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研究院智慧,提供更优的研究院方案。


(点此获取原文链接)


上一篇:湖州日报 | 湖州和浙江大学16年来深入推进市校合作—— 硕果盈枝满庭芳


下一篇:学习强国 | 浙大湖州研究院:多措并举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