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指导,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呼和浩特市科技局、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度第一期“蒙科聚”重点发布会(浙江大学专场)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院长许超带领我院专家团队,携多项前沿科研成果亮相展会,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注入新动能。
启动仪式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成果转化促进处处长金龙高度评价浙江大学科研实力和大局情怀。他表示,浙大及湖州研究院的实力有目共睹,其重点学科与呼和浩特市产业链布局高度契合,“区校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双向奔赴。他强调,“蒙科聚”重点发布会(浙江大学专场)既是深化地校合作的里程碑,更是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赋能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浙大与内蒙古的合作将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服务国家战略作出重要贡献。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副院长傅强表示,内蒙古在稀土、新能源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浙大将以高能级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联合内蒙古创新主体共建合作平台,服务地方重大科技需求,期待依托“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让更多“浙大成果”亮相北疆,推动科技合作走向纵深。
许超院长推介研究院及团队优势项目,并表示研究院有义务、有责任挺膺担当,围绕落实合作协议,践行区校合作,积极推动成果转化,赋能企业做大做强。期待双方要像走亲戚一样,用真情、动真章、求真效、真心帮,借助“浙蒙桥”这一纽带与地方协同联动,实现研究院与企业结对子,共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上,我院专家团队集中展示了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与项目。空天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范丽介绍了“太湖之鹰”系列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科研成果;南太湖空间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义博介绍了光量子芯片产业应用及量子探测和对抗项目;高压输变电安全监测与智能运维研究中心主任高原展示了高压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袁恒讲解了无人机应用与通信等领域标准化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推介和展示环节,博得了与会内蒙古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高度赞誉,期待硬核科技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专家们讲解清晰耐心,观众听得认真并不时咨询发问,双方互动热烈频繁,座谈交流务实高效,现场氛围轻松活跃。
在内蒙古期间,许超院长及我院专家还深入到内蒙古北斗应用产业园、呼和浩特低空经济总部以及内蒙古空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羿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园区企业走访调研。内蒙古北斗应用产业园、呼和浩特低空经济总部位于赛罕区,目前已获批28平方公里、真空300米以下试飞空域。园区正在建立低空空域管理系统,引进无人机制造、低空导航、低空防务等项目,谋划打造北疆重要的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行区。园区现场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正在加大资源布局,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浙江大学与园区内企业的合作,培育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产业,打造低空经济全链业态、低空管控与导航服务平台,为呼和浩特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创造更多应用场景。专家团队详细了解了园区产业布局等情况,表示将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园区和企业深度互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我院专家还与相关企业进行了座谈,就各自研究领域与相关企业一一做了对接,并开展了课题征询。内蒙古空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羿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就无人机反制、无人机高空清洗作业及安全巡检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据悉,“蒙科聚”是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实现创新要素的聚合与聚变。本次“蒙科聚”重点发布会浙江大学专场,是“蒙科聚”年度的第一场活动。浙江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流合作由来已久,特别是自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浙江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以来,浙蒙双方在平台共建、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此次发布会是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践行战略协议的新行动,未来双方将在协力攻坚重点科技领域、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产学研共融共促,为区校合作持续助推,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