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湖州市吴兴区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际机器人创新与标准化大会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举行。全球机器人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产业链企业代表百余人聚首湖州,围绕机器人技术创新、国际标准制定及产业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话行业实践创新。
继去年11月举办IEEE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师学会无人机应用与通信标技委研讨会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再一次搭建国际平台,汇聚全球智慧,把脉产业发展,论道标准未来。
现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ISO机器人技术委员会联席工作组召集人Gurvinder教授高度评价中国在医疗机器人标准化领域的突破性贡献,并呼吁全球共同构建开放、协同的国际标准体系。
大会设置“标准动态”“前沿研究”“创新实践”“现场观摩”等环节,聚焦机器人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的深度融合,围绕“推动中国专家走向ISO/IEC国际舞台”展开热议,提出“以技术优势赋能标准话语权”“产学研协同突破国际标准壁垒”等前瞻性建议,并进行了交流互动。
据悉,大会承办方浙大湖州研究院在机器人研发与标准制定领域件数颇丰,主导或参与起草了IEEE P1937.13《无人机系统自主等级分类》、IEEE P1945《无人机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国际标准,助力中国技术走向全球。
吴兴区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聚焦科技创新,在2021年成功孵化了智能膝关节假肢项目,产品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未来我们将深化‘技术+标准’双轮驱动战略,加速医疗及其他领域机器人的国际标准布局,为全球机器人产业贡献中国智慧。”院长黄周义表示,本次大会有助于推动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为国内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