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湖州 | 为产业赋能 为企业赋智 激活区域创新发展新动能
院长办公室      浙大湖州研究院     2025年6月30日      点击率:12 次
        近日,学习强国-湖州学习平台报道我院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情况,具体如下:

        在诺力机械的智能仓储车间,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研发的机器人导航调度系统正让传统仓储效率提升30%;在德马物流的生产线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科研人员正调试新一代物流机器人……在长三角腹地的湖州,一场关于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正在悄然改写区域创新发展的基因,而这正是得益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将技术服务精准滴灌到湖州主导产业。

        当传统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实验室成果转让阶段,浙大湖州研究院已构建起“一院一园一基金一持股平台”的生态闭环。在这个被称为“四个一”的创新体系中,研究院深度聚焦“智能+”“机器人+”领域,通过“企业出题、院所答题”的需求导向机制,联合申报省级以上重大专项10项,在具身智能、无人系统、先进感知等前沿领域攻克30余项关键技术。




        在研究院孵化的30余家科技企业中,一幅“丛林式”创新生态正在形成——既有领卓智慧科技这样针对密闭空间安全的细分领域“专家”,也有优迹科技这类在空地协同巡检领域开疆拓土的新锐力量。其背后是研究院孵化模式的迭代升级,创立“项目带头人、产业导师”双轨制,让浙大教授与企业高管共同掌舵项目产业化。截至目前,研究院9家企业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4家获得市场化融资,整体营收突破1亿元。

        产业发展亟需人才赋能,人才是核心驱动力。研究院构建起“领军人才+科研骨干+工程化队伍”的混编团队,470余名科研人员中,30%的硕博人才深入企业一线,通过“博士后入企”“科技特派员”“产业副总”等形式,为久立集团等头部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研究院联合湖州市经信局创办产业培训学院,累计开展数十场产业链培训,“湖鹰沙龙”“潮音桥论坛”等品牌活动吸引超500家企业参与,形成了“研发在研究院、转化在企业、服务全链条”的协同格局。




        近年来,浙大湖州研究院承担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尖兵”“领雁”等计划,落地技术服务项目230余个。当“四个一”模式持续释放效能,当更多浙大智慧融入湖州产业血脉,这里不仅正在成为长三角创新版图的重要节点,更将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供“湖州方案”,让科技赋能产业、智慧点亮企业的故事,在浙北大地续写新的篇章。


上一篇:深耕具身智能 共筑智慧生态丨转载《诺力股份智慧物流生态构建与行业协同倡议》


下一篇:媒体聚焦 | 实干争先三周年 · 创新活力涌动塑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