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大湖州研究院“沧瞳”系列轻型水下机器人正式亮相,这一系列机器人涵盖三款差异化产品——“沧瞳-S10”通用水下机器人、“沧瞳-A10”高性能水下机器人及“沧瞳-mini”微型水下机器人,以全场景覆盖能力与智能化技术优势,开启水下作业智能化新时代。
全矩阵产品精准适配多元场景
“沧瞳-S10”是一款功能综合的通用型设备,搭载八推进器布局,支持定深航行与近底检测。其具备水下高清影像实时回传、高亮度补光等功能,能充分满足科研教育、常规观测等任务需求,是入门级水下作业的理想选择。
“沧瞳-A10”本身是S10的技术升级产品,它集成声学定位系统与定高模块,可实现水下自主航行、目标搜索与位置标定。在专业应用中,它能够精准排查水下建筑物病害点位,适用于高精度搜索、复杂环境巡检等场景,为水下工程检测提供可靠支持。
“沧瞳-mini”作为一款长度只有232mm,重量仅为1Kg的微型机器人,研发团队采用了轻量化设计,聚焦于教育普惠与科技启蒙,为其赋予教育赋能、趣味探索以及潜水探测等三大核心价值,让水下探测技术走进大众生活。
高精度技术赋能水下作业
在水下探测技术迎来关键突破的当下,浙大湖州研究院研发的“沧瞳”系列轻型水下机器人凭借前沿科技,为行业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其搭载的核心技术模块,以高精度、强适应性与智能化操作,重新定义水下作业标准。
在动力系统方面,“沧瞳” 创新性地配备8个矢量分布推进器,构建出360°全向运动能力。无论是湍急江水中的逆流作业,还是狭窄桥洞下的精细探测,该机器人都能灵活转向、精准悬停,在提供澎湃动力的同时,展现出卓越的机动性能,为复杂水域环境作业提供可靠保障。
成像系统堪称“沧瞳”的亮眼名片。凭借60米极限下潜深度 IP68专业级防水设计,这款机器人可深入暗流涌动的江河、幽深静谧的水库,轻松应对各类严苛水下环境。其搭载的4K超高清摄像头与双40W高亮照明灯,通过智能补光算法,成功破解夜间作业与浑浊水域成像难题。即使在能见度近乎为零的水下环境中,也能将水下场景的细微结构清晰呈现,为水下观测提供真实可靠的影像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沧瞳” 深度融合高精度传感技术,内置深度计与高度计实现厘米级深度控制,并具备水底地形测绘功能。在实际作业中,机器人不仅能精准定位作业深度,还可实时绘制水下地形轮廓,大幅提升作业安全性与执行效率。智能控制系统更是降低了操作门槛——支持北通蝙蝠4手柄等外设的手动巡控模式,配合自稳定模式与深度保持控制功能,让专业人员操作更高效,初学者也能快速掌握,真正实现“零门槛”水下探测。
多场景应用助力行业新篇章
“沧瞳” 系列水下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在水产养殖领域,可实时监测水质参数与鱼类生长状态,助力养殖户优化养殖管理;基础设施运维中,能精准检测堤坝裂缝、桥墩结构隐患,为预防渗漏风险提供有力保障;应急救援时,可快速定位水下失联人员与沉没目标,显著提升搜救成功率;科研教育方面,为水下生态研究、地质勘探及教学实践提供可视化工具;此外,还适配影视拍摄、水下考古等新兴场景,不断拓展水下探测技术的应用边界。
目前,该机器人已在湖州西塞科学谷水域完成全流程测试,充分验证了其在复杂水下环境中的稳定性和作业效能。随着“沧瞳”轻型水下机器人的推广应用,未来,水下作业将迎来更高效率、更安全可靠的发展新机遇,为各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与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