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一轮合作在第三届湖州“浙江大学校友日”活动中签约,浙江大学校长马琰铭出席并调研我院
院长办公室      浙大湖州研究院     2025年9月4日      点击率:242 次

        8月31日,第三届湖州“浙江大学校友日”系列活动盛大启幕。浙江大学校长马琰铭,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主题,立足市校合作深厚基础,着力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升级版,为湖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活动现场,我院多项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校地双方签署合作新协议,助推市校创新合作迈入新阶段。


        在活动主会场,湖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共建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二期协议,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与湖州市副市长金凯共同完成签约。该协议的签署,不仅是市校深化战略协作的重要举措,更将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搭建更高层次的合作平台,开启校地协同攻关、成果转化的崭新篇章。


        浙江大学和湖州市签订第一期研究院合作协议以来,我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始终坚持扎根湖州、服务地方,先后成功获批1个国家级和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签订横向技术合同285项,合同总金额超1.5亿元,累计引育科技企业29家,为校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第二期合作协议,校地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赋能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不断提升研究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助力湖州打造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高地、新兴产业集聚示范区和校地合作样板城市。

        作为市校合作的重要载体,研究院探索构建的 “四个一”(一院一园一基金一持股平台)可持续发展模式备受瞩目,其“创新‘四个一’模式打造长三角首个具身智能产业园”项目成功入选湖州市-浙江大学市校合作十大标志性成果。该模式通过明确研究院科技创新与概念验证、产业园孵化项目培育壮大、基金助推产业化加速、持股平台以知识产权反哺研究院发展的全链条职能,有效打通了“研发-孵化-产业化-反哺”的创新闭环,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截至目前,依托“四个一”模式,研究院已联合诺力装备建成全省特种智能仓储物流装备重点实验室,联合市产投打造长三角地区首个具身智能产业园;累计推动近50个具身智能领域项目完成概念验证,“一院一园”引育企业达135家,实现销售收入近11亿元,带动项目融资总额超2亿元。一系列成果的落地,不仅加速了浙江大学优质科技资源在湖州的转化应用,更有力推动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


        活动当天下午,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琰铭,湖州市市长连坤明等领导赴我院调研,实地考察了我院科技成果展厅,并重点了解了优飞-空地双模机器人、智能驾驶垂直起降电动无人机、微量快速超声导波凝血弹力检测仪、囚禁离子检测仪及量子磁力计等前沿项目的研发及产业化进展。研究院院长许超、副院长徐正国及相关孵化企业负责人陪同调研。马琰铭校长对研究院在平台建设、人才集聚、科产联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研究院持续深化市校合作,为湖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下一步,我院将以二期合作为契机,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先进传感与核心部件”、“空天经济与海洋装备”、“人工智能与工业智造”四大核心领域,构建“校地人才共享池”,提升具身智能产业服务能力,为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与湖州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喜报│我院科研人员新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