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器人创新与标准化峰会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成功举办‌
标准化研究中心      浙大湖州研究院     2025年3月26日      点击率:96 次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搭建国际平台 ‌汇聚全球智慧 把脉产业发展 论道标准未来




2024326日,由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湖州市吴兴区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99机器人技术委员会)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TC62医疗设备及软件系统技术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国际机器人创新与标准化峰会(IRIS)‌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隆重举行。来自全球机器人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产业链企业代表等百余人聚首湖州,围绕机器人技术创新、国际标准制定及产业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话行业实践创新。

这是继202411月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举办IEEE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师学会无人机应用与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工作组研讨会之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再一次搭建国际平台,‌汇聚全球智慧,把脉产业发展,论道标准未来。


‌国际视野引领,共话标准与创新‌

峰会筹备期间,许超院长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注重实效,高标准办好峰会,促进产学研转化,为区域产业发展赋能。峰会由副院长张伟主持。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汪建标致欢迎辞。汪建标表示:“湖州作为长三角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正以‘标准先行’理念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峰会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湖州机器人技术研发能力的认可,也为全球行业协作搭建了高规格平台。”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ISO机器人技术委员会联席工作组召集人Gurvinder教授做了开场主旨报告,他高度评价中国在医疗机器人标准化领域的突破性贡献,并呼吁全球专家共同构建开放、协同的国际标准体系。


创新应用并重,前沿与实践交融

峰会设置‌“标准动态”“前沿研究”“创新实践”“现场观摩”核心环节,聚焦机器人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的深度融合:ISO/IEC专家解读《医疗设备、医用电气系统及医疗软件标准(第4次修订)》《康复机器人基本安全与关键性能要求》等最新国际标准进展,日本、匈牙利专家通过线上分享全球标准化实践经验。动捕技术领军企业康复机器人科技企业等代表,分别就《RACA康复辅助机器人测试方法》《中国首个康复机器人认证经验》等主题展开案例剖析IEC/ISO专家委员、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代表及企业领袖别开生面,以圆桌会议形式,围绕“推动中国专家走向ISO/IEC国际舞台”展开热议,提出“以技术优势赋能标准话语权”“产学研协同突破国际标准壁垒”等前瞻性建议,现场互动反响热烈。


        湖州硬实力,彰显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

    作为峰会承办方,‌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凭借其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全场焦点。近年来,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学控制学科优势,深耕智能感知机器人装备研发,赋能医疗、能源、核电等重大领域,多项成果填补行业空白。在标准化领域,研究院主导或参与起草了‌IEEE P1937.13《无人机系统自主等级分类》‌、‌IEEE P1945《无人机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国际标准,并承担浙江省无人机标准化提升试点项目,助力中国技术走向全球。

湖州市吴兴区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自2018年创办以来,主要聚焦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产业运营。2021年成功孵化了智能膝关节假肢项目,实现了从简单机械辅助向高度仿生智能交互的跨越。产品结合航天金属材料,融合微电子、仿生控制、新材料、人工技能等多项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院长黄周义表示:“未来我们将深化‘技术+标准’双轮驱动战略,加速医疗及其他领域机器人的国际标准布局,为全球机器人产业贡献中国智慧。


        ‌以标准为纽带,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峰会期间,在副院长张伟的陪同下,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与会专家实地观摩了研究院研发的医疗机器人、工业巡检无人机等创新成果,对标准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场所进行了现场参观。本次峰会既是全球机器人领域顶尖智慧的碰撞平台,也是中国标准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十四五”智能机器人专项的深入推进,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等创新主体将持续发挥技术引领作用,推动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一篇:我院与中国移动湖州分公司共建“智成联合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