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波浩渺的太湖南岸,到活力澎湃的香江之畔,一场关于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3月27日至29日,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代表团跨越千里,在院长许超的带领下赴香港开展为期三天的科技交流活动,这是研究院实施“向外而拓”计划的第一步,旨在搭建长三角与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的桥梁。
联手并进:与顶尖科研机构共谋发展
代表团首站到访香港中文大学天石机器人研究所,作为亚太地区机器人研究的重镇,该所在医疗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建树颇丰。双方围绕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人才联合培养及产业化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并就联合实验攻关、推进战略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在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代表团与该校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港科大在人工智能、仿生机器人等领域的突出优势,为未来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期待通过优势互补,在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突破。”院长许超表示。
科技盛宴:九大创新项目亮相资本圈
3月28日,由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与浙江大学香港校友会联合举办的“潮涌香江,智赢未来”科技项目路演活动成为此次行程的亮点。人工智能、智慧医疗、高端装备、感知技术等领域的九项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创新项目在香港科学园轮番登场,获得资本方的青睐与关注。来自研究院有关研发团队和孵化公司的负责人作项目路演,活动由副院长张伟主持。活动吸引了香港知名创投机构、产业界代表和科研专家参与,现场互动热烈。
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深圳校友会会长朱跃龙分享了深圳校友会在促进产学研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他强调,从深圳到香港,再到大湾区,浙大校友正在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圈,此次路演正是这种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
浙江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陈征从香港独特的国际化优势出发,指出香港作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为内地科技成果提供了国际化的展示窗口和对接平台,香港校友会将全力支持研究院项目在港融资和落地,助力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创新联动。
院长许超在致辞中系统阐述了研究院的创新理念与发展规划,将始终坚持在“智能+”领域深耕细作,此次带来的九个项目,既是研究院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向全球创新高地发出的合作邀约。



对话未来:共议区域协同创新之路
在圆桌论坛环节,浙江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陈征、香港科技青联会长胡盛龙、香港鼎胜资产管理合伙人傅刚、香港英诺基金总监孙逸兴等嘉宾与院长许超共议“长三角与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路径”,探讨两地资源互补、成果转化的可行性方案。
此次香港之行,是研究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落子。从太湖到香江,研究院正以开放的姿态链动全球创新资源,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这次香港之行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试金石。”院长许超总结道,“我们要把投资者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提升动能,让实验室的硬科技真正成为资本市场的硬通货,大家携手共同书写智能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智能+”战略布局,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硬科技项目,助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浙大智慧”和“湖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