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鹰科普团”在行动:浙大湖州研究院 以专业优势赋能科学传播
综合服务部      浙大湖州研究院     2025年4月30日      点击率:33 次

        近期,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宗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系列科普宣讲活动为青少年科学教育注入活力。2025年春季学期,研究院联合湖州市科协“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湖州行活动,开展“博士进校园”“湖鹰科创营”等特色主题活动,以专业力量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热情。


博士进校园:科普宣讲全覆盖

        为普及前沿科技知识,浙大湖州研究院范丽、李青岩(九三学社)、曾子骞(九三学社)、李锐、李冠男五位博士,分别走进湖州市第五中学、湖州市月河小学、吴兴实验小学、滨湖高级中学、华师大湖州实验中学等5所学校,开展科普主题宣讲。


        范丽博士(智能飞行器方向)以《EVTOL奇妙的空中飞行器》为题,介绍了什么是eVTOL,传统飞机与eVTOL的区别,并和湖州五中的同学们分享了各种各样酷炫的eVTOL,对未来生活进行了想象。


        李青岩博士(智能激光应用方向)在湖州月河小学,以“从日常科学现象探索大国科技”为主题,为月河娃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科普讲座。从深海潜艇到磁悬浮列车,再到太空中的卫星空间站,李博士通过日常科学现象,揭开了大国科技的神秘面纱,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曾子骞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在吴兴实验小学,曾博士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幽默生动的讲解方式,带领同学们深入探索“血液”的奥秘。他为同学们解释血液在身体里的旅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液是如何工作的,最后带领同学们展望未来,将人造血的想法付诸于未来


         李锐博士(智能控制方向)在滨湖高级中学,利用身边的最新软件,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通过生动的演示和互动体验,让大家直观感受到AI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不仅消除了对人工智能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还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技的兴趣,帮助大家以更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技术发展,真正发挥了科普启迪思维、传递知识的重要作用。


        李冠男博士(具身智能研究方向)则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实验中学,以“未来已来,拥抱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为主题,为师生们呈现了科技的魅力。李博士结合自身在海洋机器人领域的丰富研究经验,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解析AI技术的核心原理,通过智能机器人实操演示、人机互动案例视频等多元化形式,带领学生直观感受语音识别、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场景。他从海洋机器人、工业协作机械臂讲到人工智能在生活里的应用,层层揭开智能科技如何重塑人类生活图景。讲座尾声,李博士通过人工智能的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畅想“人机共融”的未来社会,鼓励青少年以创新思维拥抱科技浪潮。


科创正进行:激发创新思维

        同期,浙大湖州研究院联合湖州市浙江大学校友会组织了“奇妙科学之旅”亲子研学活动和“湖鹰科创营”活动。科学之旅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科学的种子,机器狗、无人机与沉浸式科技体验点燃童心,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魅力。

科创营地活动中,研究院博士生宫程章以“六足机器人:仿生设计的未来”为主题,详细拆解其研发过程。“这款机器人融合了昆虫运动机理与工程算法,能适应山地、沼泽等复杂地形。”宫程章现场演示机器人攀爬障碍、实时避障功能,并鼓励学生动手组装简易机械结构。参与学生感慨:“原来科技创新不是‘高大上’,而是需要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成效微显著:科学教育深度合作

        浙大湖州研究院院长许超表示,科普活动旨在打破“科研与教育”的壁垒,未来计划深化与中小学的合作,推出“科普夏令营”“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学校表示,多数学生表示对科学领域兴趣显著提升,愿意与研究院建立长期科普协作机制。

“用科研人的热情点燃青少年的好奇心,这是研究院持续投入科普事业的核心动力。”许超说。



上一篇:红色经典赋能高质量发展 ‌| 我院举办第二期“书香湖鹰”读书会活动


下一篇:我院共富中心副主任詹鹏参加省政协民主协商会并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