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暑期为社会科普需求提供系列服务
院长办公室      浙大湖州研究院     2025年8月29日      点击率:50 次

        7月至8月期间,研究院先后接待了多批年龄在9至18岁的中小学生及高中生,通过科普讲座、互动体验、实验室参观、实际操作等多元化形式,为不同学段的孩子们打造了沉浸式的科学探索体验。

        一、分层设计活动内容,精准匹配不同学段需求
        研究院根据9-12岁(小学)、13-15岁(初中)、16-18岁(高中)三个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储备,设计了梯度化的活动方案。对于小学生群体,活动突出趣味性和感官体验,比如让机械狗完成跳跃、翻滚等生动有趣的动作,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初中生,可以增加基础原理的讲解和简单编程实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对于高中阶段,则可以深入探讨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应用或算法优化,比如让学生尝试编写更复杂的自主控制程序,提升他们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差异化设计确保了每位参与者都能获得适龄的科学体验。


        二开设三大特色模块,创新构建完整科创体验

        01科普讲堂:科研达人面对面

        研究院邀请团队科研骨干开展主题讲座,各领域科研骨干化身“科学导游”,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如材料与高端装备团队研究员周光洲做“探索血液奥秘”的介绍,用动画形式展示了血液里的秘密,生动诠释了血液各成分的功能;分析仪器团队研究员柏怡文带来的“等离子体魔法秀”,在“闪电触手”实验中,学生们亲眼见证了这一特殊物质状态的神奇特性。


        而智能感知团队的刘维维博士,用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引入,把人形机器人的复杂原理“变简单”,用童趣比喻解释功能,在轻松风趣的氛围中,传递了科学知识。


        自主飞行器团队的徐广通博士则介绍了空中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成果。展示了经典“感知-建图-规划-控制”级联系统在空中机器人自主导航飞行的发展,以及基于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等先进方法的自主避障飞行技术。针对人形机器人,分享了有关步态规划、肢体控制、协调运动等关键技术进展。通过科普讲座,期望学生对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发展能够具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在该领域探索的兴趣。

        02实验室探秘:解锁科研现场

        为了让孩子们对科学研发有更直观的感受,研究院开放各实验室,“火星农场”,观摩在模拟火星环境的植物生长;分析仪器及智能系统研究中心实验室里,感受物质神奇力量;空天机器人实验室,看到机器人模拟月球表面灵活移动;材料与高端装备研究中心实验室,为孩子们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超净洁净室,感受无尘世界的科学奇迹;无人机飞场实验室里,领略天空之城的科技乐园。在这里,同样的仪器设备,因为不同年龄的视角而展现出多样的科学魅力。

        03知行合一,实干锤炼真功夫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研究院创新采用阶梯式实践教学设计,量身打造差异化的科普体验,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适合自己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在小学组的活动中,研究院特别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操作机器狗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亲切易懂。


        对于初中生群体,研究院设计了更具挑战性的实践环节。变形履带机器人项目,学生们在亲身操作这台高科技设备的过程中,那些物理课本上抽象的力学原理,通过机器人每一次精准的越障动作变得鲜活起来。


        面向高中生的活动则更加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前沿技术的接触,在导师指导下,分组完成具身智能-多模态感知融合与仿生力控、陆空无人机系统架构与场景开发、芯片与集成电路设计挑战、人工智能多模态挑战与交互驱动、前沿机器人运动力学等不同方向的研究和设计。


        三、浙大湖州研究院模式 深化科教融合筑梦未来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科研平台优势,为社区与青少年儿童提供科普服务。



上一篇:我院联合承办的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浙江省总决赛顺利举行